<dt css="rd">
&esp;&esp;这一趟出来,除了破坏新君登基,他还有另外一桩事。
&esp;&esp;朝廷不管灾民,他不能见死不救。
&esp;&esp;现下凉州城存粮富足,又有大棚栽种的各色果蔬,足够接济一部分州县。
&esp;&esp;接下来的几日,各州县贫民聚集地陆续收到从天而降的大米。
&esp;&esp;他们以为是神明降临,纷纷跪地叩拜。
&esp;&esp;消息很快传到皇宫。
&esp;&esp;安平帝此刻正在龙椅上大发雷霆,“朕已经给了你们五日时间,你们就给朕一句不知为何物的解释?”
&esp;&esp;钦天监主事和羽林军统领战战兢兢的跪伏在地。
&esp;&esp;这次的事确实是有人故意为之,但是查来查去,没有任何线索。
&esp;&esp;两位大臣也不知怎么解释,只得叩头求饶,“陛下饶命,臣该死。”
&esp;&esp;安平帝大手一挥,“是该死,下到地牢,择日斩首。”
&esp;&esp;话音一落,两人都吓瘫了,就连磕头都没了力气。
&esp;&esp;就在此时,吴尚书进来,“陛下,禹州、青州、鹿城接连有天降大米之事。”
&esp;&esp;本身这事就有些诡异,和上次登基巡游结合在一起,更像是一场阴谋。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作者遇到点事正在处理,四点钟起来写的更新,宝子们久等了。
&esp;&esp;第126章 圣心如渊
&esp;&esp;安平帝抬眸看着吴尚书,“天降大米?还有这等荒谬的事?”
&esp;&esp;在他看来,这比天降大粪还要离谱。
&esp;&esp;“陛下。”吴尚书面色肃然,“此事用心十分险恶,不得不防。”
&esp;&esp;新君登基的第一道圣旨中,就把吴詹事升为户部尚书。
&esp;&esp;他正在头疼赈灾之事,下面州府竟然报上来这个消息。
&esp;&esp;安平帝伸手把玩着桌上的玉镇纸说道,“爱卿以为,此人是何用心?”
&esp;&esp;吴尚书隐隐觉得,太子自打登基以后,身上多了一股阴鸷之气,让人不敢随意作答。
&esp;&esp;他思索一瞬说道,“臣以为,此事凉州王脱不了干系。”
&esp;&esp;既然不确定说的对,那就说确定对的答案。
&esp;&esp;陛下对于沈墨渊的积怨已深,推到他身上准没事。
&esp;&esp;下首跪着的钦天监主事和羽林军统领似乎被启发到了。
&esp;&esp;他俩对视一眼后,魏统领附和道,“卑职附议,吴尚书所言有理,此事定然是凉州王所为。”
&esp;&esp;陈监正不甘落后,“臣也附议。”
&esp;&esp;安平帝摆摆手,“都退下吧。”
&esp;&esp;吴尚书看着面带倦色的皇帝,不敢再多言。
&esp;&esp;圣心如渊果不其然。
&esp;&esp;哪怕昨日还可以在东宫与他畅谈,今日却不知他心中所想。
&esp;&esp;待到众人退下后,一个青衣暗卫从屏风后走出来。
&esp;&esp;刘公公吓的脸色都变了。
&esp;&esp;这人是什么时候跑进去躲着的?
&esp;&esp;不过看陛下波澜不惊的模样,他微微张开的嘴巴才合上。
&esp;&esp;安平帝呷了一口茶缓缓开口,“这位是擒风,日后你们会经常打交道的。”
&esp;&esp;刘公公愣了几息才意识到,皇帝是在和他说话。
&esp;&esp;他躬身冲着安平帝一拜,“陛下,奴才听凭您调遣。”
&esp;&esp;继而他又转向擒风,“见过擒风大人。”
&esp;&esp;擒风并未接话,甚至都没看这个阉人一眼。
&esp;&esp;安平帝从龙椅上起来,踱步走到窗户跟前,“沈墨渊八成去了鹿城。”
&esp;&esp;刚才从吴尚书口中听到这两个字的时候,尘封多年的记忆复苏了。
&esp;&esp;擒风缓缓开口,“属下回来时未曾遇到。”
&esp;&esp;他在鹿城潜藏了五年,当年安平帝尚且是太子时让他查的人,总算有了点音讯。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鹿城。
&esp;&esp;沈墨渊让青冥卫候在山脚下,他独自踱步上山。
&esp;&esp;赤影有些担心主子的安危,劝道,“王爷,属下远远跟着吧。”
&esp;&esp;沈墨渊侧头睨了他一眼,“这是什么地方?岂能胡来。”
&esp;&esp;师父的性子他最为清楚,莫说是赤影,哪怕是他,也未必见得着。
&esp;&esp;赤影见主子一脸肃然,赶忙闭嘴。
&esp;&esp;他对着其余青冥卫吩咐道,“两人一组,将山涧围住,有任何可疑之人立马来报。”
&esp;&esp;鹿城是独立于四夷诸国之外的一座城池。
&esp;&esp;因为老城主的威望,这么多年来没有哪个敢在鹿城地界撒野。
&esp;&esp;但是这并不说明鹿城安全。
&esp;&esp;相反,它的危险正是它安全的原因。
&esp;&esp;沈墨渊独自沿着石阶往上走,约莫一个时辰才抵达半山腰。
&esp;&esp;一处雅致庭院矗立在眼前,似乎与这山色融为一体。
&esp;&esp;沈墨渊冲着半山阁三个字恭敬一拜,旋即上去叩门。